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提出ESG理念已满20年。经过20年的发展,这一理念已在全球范围内收获广泛认可。
在践行ESG理念方面,中国起步较晚,但在政策加持之下,加速推动中国特色ESG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践行ESG能力、进一步发挥中国在世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目标正逐渐成为我国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以及企业的共识。
但GlobalData全球数据显示,目前ESG人才缺口已达200万。
尚处于初始阶段的中国ESG人才培养工作已十分热闹,名目繁多的ESG人才培训课程数不胜数,但质量良莠不齐,可谓“鱼龙混杂”。
国内ESG人才培养普遍存在哪些问题?
徘徊于基础层面的扫盲
ESG理念涵盖“环境”“社会”“治理”三项内容,每一项都是一个广阔的专业领域。涉及面过广造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即提及“ESG”,谁都能说上一番,但说得多了,听众却一头雾水,莫衷一是。
如果听众是个看客也就罢了,但很多听众都是取经人。更具体来说,大多听众都是想投身ESG实践的企业代表。
虔诚的取经人以为到了目的地,结果藏经阁里都是擦边儿的二三流读物,这无异于挨了当头一棍。
今天很多国内企业对ESG工作持观望态度或避而远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ESG领域内的噪音太多。
ESG人才培训就是行业乱象的镜子。
许多ESG培训课程的内容肤浅空泛,不能有效赋能企业的ESG工作。事实上,国内许多的ESG培训还停留在解释概念本身、回溯思想源流和推行该理念的重要性等方面,教授内容要么浮于表面,要么偏于学术,甚至某些任职于相关咨询机构的讲师直接将授课置换为业务推介。
这类扫盲式的教学设置也有其必要性,但就企业的实际所需而言,其实无须专门到培训班接受ESG扫盲,读一些入门书籍甚至利用搜索引擎都能迅速完成这项工作。
今日的ESG人才培训应起到桥梁作用,为具备基础认知且有意深层次介入ESG实践的学员提供指导和实操机会。
两脚离地的课程设置
脱离实际的课程设置也在限制ESG人才培训的实际效果。
许多ESG人才培训班仍有意无意地固守着教师中心论,以“我讲你听”的填鸭形式传递知识。这一方面是因为“扫盲式培训”只须死记硬背,一方面则是很多培训机构缺乏能够串联实际的资源。
相较于扫盲,立足实践的指导更有价值。ESG人才培训的课程设计者自然也明知此理,但低质量ESG人才培训仍是大行其道。究其原因,是研发“ESG人才培训2.0版”太难。
首先,不同于照本宣科即可完成的扫盲式培训,立足实践的“2.0版”需要具备经济学、环境科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简言之,ESG人才培训领域本身就缺乏人才。
其次,当ESG人才培训的师资除具备跨领域的理论知识储备之外,还应具有实践能力和实战经历。否则,就容易造成书斋学者和入门学员聚在一起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
但是,兼顾ESG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的人力资源多集中于企业,至少目前,这类实战人才群体中鲜有在讲台上传经送宝者。
除了人才资源不足,许多培训主办方也缺乏企业资源。
ESG终究是要实践的,ESG人才培训也必须设置企业观摩的环节,须脱离空谈置身一线,到ESG工作落实较好的企业内部走访交流,了解真实情景中的所思所求。
而且,企业的所思所求往往也是具有共性的亟待解答的ESG发展难题。ESG人才培训机构可搜集并归类来自企业的难点、痛点,整合成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在课上以分析引导的形式带动学员思考破解,这也是一种实践。
闭门造车的浅陋自娱
中国的ESG工作起步较晚,虽然发展势头强劲,但与国际标准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我国的ESG工作除了完善本土化ESG标准和信息披露标准之外,尤其应当大力开拓国际视野,睁眼看世界,积极与国际接轨。
2024年4月,中交集团和中国建筑就共同组织开展了建筑央企海外ESG工作指引课题调研活动,课题组调研了位于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的9个央企项目,涉及项目分属中国五矿、中国建筑、中交集团、中国电建、中国能建。调研结束后,课题组会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建筑央企海外ESG研究报告并推动出台一部推荐性的工作指引,由此助力建筑央企的海外ESG实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组织人才培训授课专家李东林说:“为了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参与全球治理,我们需要一大批熟悉国家政策、了解国情、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ESG人才。”
2024年11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通过《巴黎协定》第6条第4款机制,启动并运行全球碳市场。全球碳市场的启动无疑进一步拧紧了中国企业ESG工作的发条。
不过,目前很多ESG人才培训的课程对国外ESG新动态的介绍与分析明显不足。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人才发展的战略、政策和规划中,培训ESG人才的重要性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关于ESG人才培训的标准和认证体系也不完善。因此,我国ESG人才培训认证的海外认可度也可想而知。
(编辑:王星)
凡本网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观察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企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10-68719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