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央企正抢占人工智能赛道。
三大电信运营商已经先行一步,全力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此外,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能源集团在内的35家央企,已成功落地66个AI大模型应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国投集团等央企控股的A股人工智能公司脱颖而出,表现相当抢眼。
在自我革新的同时,央企也在积极拓展对外合作。
据《企业观察报》统计,2024年已有22家央企与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合作,50家央企与百度建立了合作关系。央企不愿错过时间窗口,预计在2025年,央企在人工智能领域将持续投入、合作。图像识别、人形机器人、AI助手、AI消费电子、AI科研超级应用等前沿技术有望在央企内部蓬勃发展。
回顾:开启“狂飙”模式
2024年伊始,央企便在投资、落地、持股等多个维度上,开启了人工智能领域“狂飙”模式。
首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已经成为行业领头羊,人工智能的发展如火如荼。中国移动迅速构建了“4+N+31+X”的数据中心布局,推出了“九天”系列通用大模型,承揽了664项人工智能发明专利,领跑其它央企。中国电信则投资30亿元成立了人工智能公司。中国联通则推出了元景“1+1+M”大模型体系,并已建成超过160个AI模型。
其次,其他央企也不甘示弱。据《企业观察报》统计,2024年,已有30多家央企落地了66个大模型。这些央企包括中核集团、中国船舶、中国航天科工、中国电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例如,中核集团推出了“龙吟·万界”大模型、“农业知识大模型”和“华知大模型”2.0;中国核电研发出“知识管理平台(i-知识)”大模型;中国船舶推出了“百船行业大模型”;中国航天科工推出了“爱信诺·信诺GPT”财税大模型。中国电科推出了包括“万法”大模型、“法观”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小可”“智栾”大模型在内的四款大模型。中国石油研发了GeoEast软件和PetroAl大模型。国家电网推出了多个电力大模型,如配网视觉大模型、电力安监知识增强大模型等。中国煤科推出了煤科卫士大模型ChinamjGPT和地质垂直领域大模型GeOGP。中国三峡推出了“大禹大模型”。国家能源集团推出了工业设备综合诊断运维AI大模型等。
再次,央企继续扶持控股的人工智能上市公司。中国移动控股的科大讯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控股的深桑达A、国投集团控股的国投智能和国投集团持股的寒武纪,已经成为投资者的新宠。以寒武纪为例,其股价已从年初的每股95元涨至每股670元,涨幅超过6倍,成为A股涨幅最高的股票之一。
央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抢占人工智能赛道。
方法:董事长挂帅,刀刃向内,对外拓展
在这个人工智能黄金时代,央企纷纷摩拳擦掌,积极寻求突破之道。
首先,董事长们挂帅,刀刃向内,壮大自身。
比如,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亲自挂帅,点燃“人工智能+”引擎,总部直接管理,聚焦团队协作。按照杨杰的战略,要抵御“散兵作战”的诱惑,精敛战线,集中资源于算力、大模型、数据等关键领域。
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中国华能董事长温枢刚、中国一汽董事长邱现东、国家电网董事长张智刚的身影也频繁出现在各大人工智能论坛上,积极洽谈项目合作。
其次,向外拓展是发展人工智能的关键。央企依靠合作模式,与科技巨头携手共进。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已有22家央企与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合作,包括一汽集团、长安汽车、东方汽车、中国华能等。例如,12月6日,中国华能与华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高层领导共同为华能-华为新能源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
国家电网、中国中铁、中化集团等50家央企已与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建立合作关系。比如,9月29日,招商银行与百度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公司金融等方向开展深度合作进行会谈。
原因:政策趋势,技术需求
央企为什么会在2024年挺立人工智能潮头?是什么推动着央企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先行者?
首先,是政策驱动。
2024年2月,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召开。会上,10家央企签署倡议书,承诺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向社会开放。同年7月,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提出在未来5年,中央企业预计安排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总投资超3万亿元,更新部署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
政策驱动让央企纷纷响应。除了政策原因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技术原因。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基于过去云计算时代一些无法解决的技术顽疾,希望在人工智能时代找到解决办法。
《企业观察报》观察到一个现象,目前央国企在大模型落地方面,主要围绕两个着力点:一是智算中心,一是行业应用。后者包括大模型预训练、大模型开发,以及针对各个环节或特定场景构建大模型应用或解决方案。
通常来说,后者通过大模型基于特定场景的解决方案,都是在过去计算机时代无法实现的。以三大运营商为例,虽然智能客服已经存在很多年,然而对于整个行业来讲,转人工率依旧维持在60%以上。而当人工智能时代驶入大模型时代,人工智能客服就成了大模型落地的第一块试验田。
再比如在交通行业,数据如何沉淀和使用,一直都是行业难题。在人工智能时代,一个交通领域的大模型便可以解决很多交通数据问题。就像中交集团相关人士所言,这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便是在行业大模型构建过程中的搭建环节,它相当于一个数据知识库,任何输入的数据,都可以轻松调用。
换言之,对央企而言,发展人工智能和大模型,并不是“鸡肋”。相反,它能够扮演“超强大脑”的角色,将央企和其子公司的各种数据汇聚到一起,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
展望:继续挺进
据中信证券数据显示,2024年至2027年间,全球大模型推理的峰值算力需求量将以惊人的年复合增长率113%持续攀升,这一增速超越了训练环节的78%。预训练成本与推理成本的双重叠加,进一步推动了整个AI基础设施市场的蓬勃发展,市场份额显著扩大。
从商业角度来看,央企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深耕与发力,是保持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竞争力的正确选择。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缪建民说,招商局必须坚定方向、矢志不渝地持续投入,方能实现长远目标。
展望2025年,央企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热情有增无减,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推进并购项目、拓展市场版图,并积极与民营企业携手合作。因为在人工智能时代,央企及其子公司所积累的基础数据将发挥巨大作用。这些数据不仅涵盖了财务报表、交易记录等结构化数据,更包括散布于各个系统内部的业务培训资料、文件、图片等非结构化数据。
如今,这些非结构化数据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可以转化为央企宝贵的知识库。此外,央企自身拥有的庞大服务器集群为其提供了强大的算力基础,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然,对如何有效利用大模型、如何确定大模型的应用环节、如何发挥大模型的效能以及如何进行大模型的开发与训练等关键问题,央企仍需进一步探索与突破。
(编辑:王星)
凡本网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观察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企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10-68719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