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质生产力培育形成过程中具有助推器和催化剂作用。
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九届21世纪金融年会上,多位来自财经领域的专家学者就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做出深入探讨。
推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新时代下,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支撑力。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认为,科技金融以促进科技、创新产业深度融合为抓手,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雷曜指出,科技信贷在满足不同生命周期科创企业融资需求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创业投资在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要求下扮演了重要角色。股权投资企业优胜劣汰加速,5年以上优质机构成为股权投资的主力军。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雷曜建议,坚持和完善市场化、法治化的资源配置机制。他指出,当前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从供给驱动的要素投入型增长模式,转向需求拉动的新型增长模式。无论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都应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形成重视消费信号要素配置机制和技术创新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需求侧消费升级引领供给侧投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充分释放内需的潜力。要引导市场主体立足于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明确发展目标,重要领域和优先方向,加强防范地区间过度竞争所导致的“合成谬误”,避免泡沫化、内卷化的现象,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创新精神,注重生态友好,全面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效率。
同时,要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雷曜表示,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围绕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丰富需求,积极开展“股权+银行贷款”等信贷类产品创新,推出研发保险、产业链贷款保险等以信贷融合创新的金融产品,支持初创期的企业成长。在合规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各类投贷联动的业务模式,丰富成长期企业融资的模式,拓宽底价担保的范围,增加成熟期企业金融服务的适配性,通过并购贷款等多元渠道支持企业市场化的兼并重组。
此外,雷曜建议,重视数字赋能生产力,提高资金、信息、数据等要素配置效率。他表示,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等广泛应用,一方面要发挥好超大规模市场带来的海量数据和丰富场景的优势,提升金融对信息网络、云网协同、算网融合发展以及基础设施智能升级的支持力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使技术价值真正体现在服务社会、支持创新、回报股东。另一方面要通过健全数字金融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加快培养数字化人才,强化风险管理,使所有的创新都稳慎包容在健康可持续的轨道之中。
银行业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更多适配科技创新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5.3万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占比均超过四成。过去5年,科技型企业贷款的年均增速达20%,是贷款平均增速的近2倍;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的年均增速达25%,“专精特新”企业贷款的年均增速达18%。
“银行业应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认知,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系统安排和长期战略,这就要求银行业要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意义,着眼于长远布局和战略谋划,切实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转变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行动。”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杨江英认为,要辩证看待新与旧,因行制宜谋特色,并坚守长期增韧性。
所谓“新与旧”,即传统与现代、新与旧都是相对的,新质生产力强调的是质态,而非简单的业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途径,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应忽视、放弃传统产业。杨江英表示,银行业应始终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实现专业化经营,丰富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覆盖面,推动实体经济向“新”升级,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因行制宜谋特色方面,杨江英认为,银行业应基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基础、功能定位、科研条件等,主动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探索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方向与路径,进一步增强金融资源配置的精准性、有效性,不断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应充分考虑自身资源禀赋、网点布局、数字化水平等,在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体现差异化,做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建立多样化、专业性、特色化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切实增强竞争力和服务能力。
(编辑:王星)
凡本网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观察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企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10-68719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