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公示“2023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获奖项目名单。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产险”)携手平安科技,凭借“数智化理赔新模式建设项目”荣获金融科技发展奖一等奖且排名第一,这是继其“财产险业务数字化转型工程”在2022年度摘得一等奖后,连续第二年获此殊荣。与此同时,“基于好车主APP的车险客户平台化经营建设项目”和“‘科技+农险+服务’平安科技农险建设项目”分别荣获二等奖和微创新奖。
打造数智化理赔新模式,实现效率、体验、成本的平衡
平安产险联合平安科技,以“数智化理赔新模式项目”为核心,聚焦理赔效率、体验与成本,通过打造理赔数字员工、理赔卷宗为代表的一系列行业首创并且领先的关键性科技提效产品,持续提升服务效率和体验,并通过防灾减损有效提质,同时在知识工程、基于多模态大模型和3D增强现实、智能调度、仿真预演等领域不断沉淀基础技术能力,实现理赔科技能力的全面领先。
在效率变革方面,“理赔数字员工”实现自动化处理简单任务与辅助处理复杂任务在查勘、送修、定损、支付等环节的全面自动化和拟人化操作。试点应用中,60%的单方事故案件沟通实现自动化,极大提升理赔效率。
在体验重塑方面,“数智化理赔新模式项目”打造了大灾智能调度平台,通过对大灾案件的热力预测和救灾资源的测算,进行多目标运筹的仿真预演,实现了救灾人员、物资、车辆调度的最优化。
在成本优化方面,平安产险建设了行业内领先的自然灾害平台——鹰眼DRS2.0。平台集成的80余个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多学科、多数据源模型,构建了国内最完整的自然灾害地图,覆盖暴雨、台风、雪灾、干旱等十余种自然灾害。
平安好车主打造一站式“省心、省时、又省钱”服务平台
平安好车主是平安产险基于“省心、省时、又省钱”服务理念,坚持客户需求导向而打造的一个综合性车主服务平台。历经十年打磨,从保险工具到车服务平台,再到车主生活圈,平安好车主迭代升级为一个提供“车保险、车服务、车主生活”的一站式平台。
在“基于好车主APP的车险客户平台化经营建设项目”支持下,平安好车主聚焦车保险、车服务和车主生活,不断提升用户“三省”体验。车保险,打造“简单买、安心修”的省心体验,实现最快投保2分钟、最快理赔3分钟,年服务线上理赔客户数超1000万。车服务,提供“高品质、低价格”的省钱体验,聚合优质服务网点,推出好车主优选店,提供施工透明、上门取送等标准作业流程以及安心售后保障。车主生活,构建“一站式、全方位”的省时体验,为车主生活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生活圈服务。截至2024年9月,平安好车主App注册用户数超2亿,月活用户数超4000万,接入商户26万家,服务好评率97.5%。
创新“科技+农险+服务”模式,助力三农高质量发展
平安产险联合平安科技开启了平安科技农险建设项目,以科技为核心驱动力,通过遥感气象、AI大数据、区块链、数字人等技术,打造“科技农险”新模式,构建平安农险的核心竞争力,助力“三农”高质量发展。
“‘科技+农险+服务’平安科技农险建设项目”开发了全流程智能化工具,实现多角色协同、智能化辅助的作业模式升级。在客户端,打造首款农户服务专属APP、智能闪赔模式,实现农户从被动等待到自助作业的转变;在队伍端,创新牛脸识别、智能称重等智能化工具,实现专员从反复下乡到远程作业的转变,并构建自动+智能辅助的核保能力,促进核保和核赔从“盲核”到“智核”的转变。
该项目以科技创新驱动服务模式创新,跑通“科技+服务+保险”新模式,打造超100项线上服务,带动77万农户增收93亿元。其中,通过整合平安“金融+科技+平台”资源,建成产销溯源新模式,协销超7亿,助力地方产业发展。
强化科技数据能力建设,加速培育金融新质生产力
平安产险在守牢科技底盘基础上,围绕AI、数据、架构和安全四个方面建设了十大科技数据基础能力,聚焦业务价值打造科技“新基建”,形成方向明确、路线清晰、支撑完备的技术应用体系,助力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平安产险在AI方面,依托平安集团强大的AI基础能力,升级建设了AskBob、智能图像、知识图谱、仿真预测四方面AI能力,构建起强大的AI生态。数据方面,重点聚焦数据治理、隐私计算及数据应用,全方位加快数据要素流通、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架构方面,升级系统架构,夯实技术底座,实现了从传统集中式向分布式转型的突破,并整合系统、沉淀通用组件能力。安全方面,连续两年零重大信息安全事件发生,2023年数据体系通过DCMM4级认证;在运维稳定上,针对出单、理赔等关键业务链路开展重点保障,建设自动化巡检、数据双验等平台,实现全链路监控和故障智能预警,并通过应急平台管理和常态化红蓝攻防演练提前发现生产隐患,2024年相较2021年线上故障数下降78%,问题主动发现率提升至85%以上。
(平安产险黑龙江分公司供稿)
(编辑:王星)
凡本网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观察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企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10-68719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