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进入新阶段 有底气实现“双碳”目标

来源:  中国网       作者:韩琳      发布时间:2021-12-7 10:36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今年10月27日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白皮书全面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理念、实践行动和成就贡献,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倡议主张。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特别邀请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就白皮书的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接受中国网主持人专访。(杨楠 摄)

中国网:柴老师您好,非常欢迎您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

柴麒敏:主持人好!中国网的网友好!

中国网:我国在2008年发布了第一本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十几年过去了,您怎么看待这十多年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呢?

柴麒敏:应该说这十几年有非常巨大的变化,不管是对国际形势来说,还是对国内的发展来说。国际上,气候变化推动了很多多边进程的治理,比如说在2015年达成了《巴黎气候协定》,全球197个缔约方国家和地区纷纷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自主贡献,整个气候变化进入到新的时代和新的阶段。

对国内来说也是,从2005年以来,我们的GDP增长了4倍以上;与此同时,我们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就是碳强度累计相比于2005年下降了48.4%,相比2009年我们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下降40-45%是提前超额完成了,这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在国际上,应该说我们在推动《巴黎协定》的达成、实施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联合国几次给我们发来感谢信,说中国在应对气球变化上在全球发挥了引领作用,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这应该是非常积极的一个肯定。

中国网:可以说这十几年来,无论从国家层面的重视程度还是公众的关注程度来说都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柴麒敏:没错。

中国网:那您怎么看今年发布的这本白皮书在思想上、内容上和以往有哪些不同或者说亮点呢?

柴麒敏:您提得非常对,它其实就是从思想上、内容上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那是因为整个国家发展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在国内的很多工作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次白皮书相比于之前的白皮书来说有非常大的一个变化,它其实是一次承前启后、吐故纳新的一次总结性的展现。

首先,它写进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很多新思想新理念,特别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们应对气候变化整个进程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和新的时代。在这样的情况下,特别是很多新理念的提出,比如新发展理念,比如应对气候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进程的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内相关工作的一系列的推动。

实际上不管是从思想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有一次大的跨越、一次大的升华,我们的这个工作也呈现出了很多新的面貌、新的状态。我想不管是政府、市场还是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其实都到了新的阶段。

中国网:白皮书也提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我相信这种历史性的变化更多的是指我们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取得的成果、我们的进展以及我们能力的提升。我们想请您跟我们讲一下,在您看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主要有哪些提升,哪些成果是您认为比较重大的成果呢?

柴麒敏:我想首先是整个方面的,刚才我们讲到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一般从历史上对照很多发达国家、工业化国家相类似的阶段,我们的排放可能都是增长比较快的。但中国经过过去15年左右的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我们的二氧化碳排放,基本扭转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已经开始进入到碳排放达峰之前的一个准备阶段。这其实相比于很多工业化国家来说,我们的阶段是更早的,我们预期要实现的碳排放的峰值也是更低的,这为发展中国家未来实现可持续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非常好的创新发展路径的借鉴。

对于我们国内来说,我想有五个方面可以印证您刚才说的历史性的变化。

第一个就是经济,经济发展。因为我们国家相比于工业化国家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就是他们是在大概上个世纪60年代就解决了常规环境污染的问题,现在主要在集中治理气候变化、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这些问题。对中国来说,这两个进程是并行的,我们既要解决水、气、土常规污染的问题,又要解决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

中国网:我们任务更重一些?

柴麒敏:对,您说得对。但是同样对我们来说,干一个事情它有两种效果,所以现在叫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那经济发展和减污降碳之间的这种协同共进的关系越来越明显,像很多绿色低碳产业也成为了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推动力。我们的经济,刚才讲到了,在增速非常高的同时,环境问题也在逐步地得到治理,生态环境的效应正在显现,治理的效应正在显现。

第二个方面是在能源,我们国家提出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应该说历次的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实际上一般都是从能源革命开始的。中国现在推动的能源方面的转型力度是非常大的。我们的煤炭在2005年的占比大概在72%左右,现在降到了57%左右,几乎每年以一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在下降;同时我们的非化石能源现在已经提升到了15.9%,非化石能源装机在电力装机的占比当中接近45%。实际上这个使中国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迅速成为全球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展最快、存量最大、投资量最大的一个国家。

第三个方面就是产业,我们都认为节能减排可能是给地方发展、行业发展增加约束的,我们常规上会有这样一个认识。但实际上,气候变化在过去一段时间,这些工作一直在做加法,就是在推动很多绿色低碳的战略新兴产业往前发展。比如说举个例子,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在过去连续6年成为全球第一。我们刚才讲到的新能源投资,在过去10年当中位列全球第一。甚至我们在这些领域的知识产权的专利的数量也位列全球第一,在去年,专利数达到了全球的57%。这些数据其实都表明中国在这方面所推动的力量,而且不只我们自身这方面有了很好的发展,而且使得全球在这方面的成本大幅下降,为全球减排温室气体实际上提供了非常好的助推力。

此外就是我们在生态环境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我们的碳汇能力,因为我们的生态保护,碳汇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在过去10年当中,全球新增的碳汇面积当中,有将近30%是来自于中国,几乎位列全球第一的。在农林土地利用变化这个领域,我们一直处在减排的方向上。

那最后一个就是公众,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政府(的事),需要市场和公众共同来推动。特别是大家对绿色低碳生活这种意识、认识的提高,应该说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举手投足,可能都认为我的一个小的行动都能够为助力全国的绿色低碳发展乃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起到很好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们正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的新时尚,崇尚绿色低碳的消费文化、生活习惯,已经成为很多公众非常重要的日常行为。

中国网:您刚才提到了一个比较技术性的概念,就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个概念呢?

柴麒敏:“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指的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因为并行的,我们既要处理大气、水、土壤这些常规污染的问题,同时又要解决温室气体减排的问题。实际上这两者的排放都是同根同源的,主要来源就是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消费,像煤炭、石油、天然气,它们所产生的很多排放物。其实我们在治理过程当中就可以用很多同样的手段,既解决减污的问题,又解决降碳的问题。在中国做一件事情实际上有两种效应。

中国网:一举两得。

柴麒敏:一举两得,您说的太对了。同样的,我们要更多地在这个阶段并行地来推,使两者之间的比如说政策体系、顶层设计的很多法律制度,我们推动的市场机制,包括很多数据、很多标准,这些基础的工作都能够协同起来,真正地使这两个事情发挥合力,更好地促进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

中国网:白皮书第二章也提到了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那么我们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在实践中有哪些难点或者有哪些要面临的挑战呢?

柴麒敏:实践当中,因为过去十几年,好干的事情都干完了,相对容易减排的,大家愿意采取可能也具有一定经济性的这些减排的措施,基本上都采取了,所以实际上到了“十四五”、“十五五”阶段,整体上,减污降碳开始进入到啃硬骨头的阶段。

中国网:可以说进入到攻坚战阶段?

柴麒敏:没错,到了攻坚战的阶段。所以在这个时期,可能更多地要在政策部署上,特别是产业的转型上,因为以前可能控的还是增量,还是这些边际性的很多工作,接下来可能要动存量,要对很多现有的我们知道的两高项目——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要进行比较大的改造。一方面要控制它们的盲目上马,在源头上要做好防治;另外一方面要对现有的产能进行很多技术、工艺的改造,提高它们的用能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方面的排放,甚至要增加很多末端处理的装置,比如像碳捕捉,这样才能够真正推动这些行业(减排)。

在中国,这些行业的产能量非常大,举钢铁行业为例,光是中国高炉的产能大概10.6亿吨,占到了全球产能的大概60%左右,而且大量的这些产能、产能设施、生产设施都非常——服役年限都非常短,80%左右都是从2005年开始兴建的。这些新的产能本身排放很高,要是不用,经济代价很大;如果要用,就必须未来解决绿色低碳减排的问题。所以这对中国来说,产业发展其实都是难点,你要碰它,肯定是要触及到既有的利益(关系)的调整。所以这些机制的设计都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一直讲要先立后破,能够把顶层设计立起来,这样才能够在后续的整个进程当中,推动更为平稳的(发展),处理好减排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跟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生产之间的关系。

中国网:可以说减污降碳也对相关的产业行业所涉及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进它们之间优胜劣汰。

柴麒敏:对,它其实是倒逼机制。你以前的发展方式,它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前可能这部分没有计入你的成本,未来这部分成本必须要加到我们未来的生产成本当中,体现出来。因为即使我们国内不采取这样的政策,国际上也有压力,比如说欧盟现在提出来“碳边境调节机制”,对于高耗能产品、高排放的产品出口,它就要增收你的碳关税。有可能未来预期的,同时全球产业链上也会有这样的压力,以及包括越来越多的技术准入的标准。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新能源汽车实际上是减排的,但是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以及它的零配件,比如说锂电池,未来出口到欧盟,它就要符合它的产品碳足迹的要求,如果你不符合,可能就进不到未来的这些市场,国外的市场。

所以这样的压力其实都在传导,全球性的碳中和规则的树立,我们产业必须做好主动转型、战略性的转型,才有可能在全球未来产业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杨楠 摄)

中国网:我们知道,能源系统是最大的碳排放的来源,因此我国提出了到2030年单位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5%左右,您怎么看待这个目标呢?

柴麒敏:这25%是非常有雄心的,这25%相当于一个什么概念呢?每年用非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主要是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用它来新增的电力装机的量,大概相当于西班牙一个国家的电力装机量。从2020年到2030年,未来10年累计的装机量相当于美国整个电力系统的装机量。所以它的量是非常大的,从目前来看,相当于每个省每3年要开工一个核电站。

中国网:那我们设计这个目标的底气何在呢?

柴麒敏:设计这个目标,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刚才讲到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在过去积累了非常大的优势。我们整个产业链是全球最为完整的,我们的装备制造业的成本优势非常大。在过去10年当中,光伏和风电的成本累计分别下降了大概70%和90%,迅速地使得我们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和化石能源的成本几乎可以平价,未来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所以,这样的产业方面的支撑、科技创新方面的支撑,极大地支持了中国在这方面的目标。我们之前历次设立的目标几乎都是超额完成的,所以也给了我们这个底气,未来不断地在提高(实现)目标的力度,真正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到2060年,我们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要超过80%,真正能够实现我们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

中国网:所以我们提出来2030这个目标非常有挑战,但是我们是有信心的?

柴麒敏:没错。

中国网:那除了我们发展新能源产业之外,我们还有其他的出路吗?

柴麒敏:除了新能源产业,当然它是一个,实际上是经济社会系统性的变化,不仅仅是供能这一侧,还有用能这一侧。我们现在的用能主要涉及到四种形态:煤、油、气、电,未来终端用能可能要大幅要提升电气化的比例。比如说在我们的交通领域,可能大量地要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我们的高铁已经实现了电气化;未来有可能我们的船舶和大飞机都要实现新能源的替代。

第二个就是工业,我们现在在工业当中大量地用燃煤锅炉、窑炉,未来可能会,特别是1000度以下的中低温的热源在工业当中所应用的,可能大量地会被电炉所替代。

第三个就是我们的建筑,跟老百姓生活都息息相关,跟商业等等都有关系,建筑未来可能更多地会推很多绿色建筑的标准,比如说超低能耗建筑、净零能耗建筑,乃至零碳建筑。比如说现在市场上非常火热的叫BIPV,就是建筑光伏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直接附着在建筑上。未来建筑可能不仅仅是一个用能的单位,电力输进来,热力输进来,它还可以生产能源,它自身就是一个生产能源的单位。另外加上很多智慧化的技术,我们在交通领域、在建筑领域,可能未来都能实现智能城市,整体上的解决方案,能够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效率,降低我们的排放。所以它是一个全社会共进的进程,不仅仅是能源供给侧。

除了这些之外,可能还有大量的工业的燃料和原料,会用绿色的氢能、氨这些合成燃料,还有生物燃料来替代。所以未来的整个生产和生活的形态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

中国网:白皮书也提到了我们要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当然主要是一些节能节约措施,也包含了我们要发展绿色低碳的产业。您怎么看待目前我国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形势呢?

柴麒敏:绿色低碳产业应该说是一直是我们鼓励支持的产业,未来国家在绿色低碳产业方面,从产业政策到金融、税收等相关的这些支持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像央行,现在在推动碳减排的货币政策工具,未来可能会支持——从绿色金融方面,支持很多资金的供给,定向地投入到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的这些产业,降低我们的融资成本;同时通过政策性的撬动,使得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到这个领域。同时我们还在今年7月份启动了中国的碳市场,实际上市场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它为二氧化碳排放提供了定价的基准,使得我们未来的技术创新也好,企业这方面的工艺流程改造也好,以及包括新能源的发展也好,都能在市场上,它有它的价值实现,通过碳交易的价格,能够给我们企业节能减排的行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资金的支持,引导我们的投资流向这方面的发展。

所以,绿色低碳产业未来应该说是前途一片光明,从目前来看,像新能源,我们现在大概有10亿千瓦左右,未来要上升到50到60亿千瓦;我们去年的全社会的电气化率大概27%左右,未来要提升到70%到80%左右。所有这些,其实都是增长的新赛道。如果我们很多现在的产业、传统产业要面临转型,新兴产业要不断地发展,未来绿色化技术还会跟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所以它的发展潜力未来是非常大的。

中国网:那么具体来看,目前发展得比较好的低碳产业有哪些呢?

柴麒敏:低碳产业像刚才提到的电动汽车以及相关的零部件的生产,比如像锂电池,储能;新能源,像光伏、风电;还有绿色装备制造,很多上游环节的,还有绿色低碳产品。我们日用消费品当中涉及到的大量的产品,未来如果实施更严格的碳排放标准,我们知道现在很多家电都打着节能的标识……

中国网:对,一级能耗。

柴麒敏:未来有可能它会有碳排放的、碳足迹的标识。

中国网:会增加一些要求。

柴麒敏:对,所以这些产业未来都是非常有前景的。

中国网:今天早上听广播还听到说要逐渐淘汰我们的燃气壁挂炉二级能耗产品,彻底取消,推动一级能耗产品的投放。

柴麒敏:对,就在这些很多具体的产品,包括电机等一系列核心部件,未来可能都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中国网:白皮书中也提到了要积极探索低碳发展的新模式,那么这些新模式有哪些呢?

柴麒敏:中国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我们首先自下而上地让地方和市场去做创新,我们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共推行了大概87个低碳省市的试点,他们它们从各自的领域,从绿色交通的发展、低碳的建筑、能源的转型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尝试。也包括在一些体制机制上,比如说碳市场最早就是从地方试点开始推行的,绿色金融,气候投融资等等都是。这些其实都在探索,它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因为各个地方的发展都有它各自的特点,有它的产业特点,有它的资源禀赋,所以它是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低碳发展的模式。各地都有它自己的特点,有些可能是在产业上,比如像深圳,大量的很多新兴产业,像苏州、杭州等等;有些在城市管理上,特别是涉及到老百姓日常生活上,低碳社区的发展等等做得非常好;有些是把产业集中起来,在工业园区做了非常好的集成的解决方案,比如说用更高比例的绿电来供给工业园区作为能源使用;有些可能是在一些金融市场,刚才讲到的绿色金融、气候投融资等方面也做出了很多探索。

这些累积的经验都为中国接下来推动这些政策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所以白皮书就做了很好的总结在这方面。如果大家关心这个事情的话,可以在去专门仔细阅读一下白皮书的很多内容,相信会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非常多的启发。

(编辑:张乐诗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
国务院国资委:整治形式主义 为基层减负
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开始盾构掘进
“海葵一号”登船启运前往珠江口盆地
中国华能云南多能互补基地装机突破3000万千瓦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理想汽车CEO“消失”9个月后首发声 “销冠”不想造车

被曝裁员30%,中国区销量暴跌29%,保时捷何去何从?

起底娃哈哈股权争夺战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