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依恋一座城 瑶海正蝶变

来源:  企业观察网       发布时间:2021-11-8 14:55  |  

来源:中共瑶海区委宣传部

一座城市,总有几处昔日的建筑,记录着它曾经的发展历程。瑶海区那些曾经机器轰鸣的厂房车间,正用凝固的“语言”,细诉着过去的辉煌。这里曾是合肥第一代产业工人创造奇迹的工业热土,不仅承载了一代人集体的青春狂热,也寄托着新中国合肥的产业梦想。

旧与新、历史与现代

传统与时尚、过去与未来

在这里化成一场生动的“时光之旅”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为合肥工业文明发源地的瑶海,承载了几代人的“光荣与梦想”。在这里,曾经聚集着全市75%的企业,贡献了一半以上的GDP。在那段热血沸腾的峥嵘岁月里,工业强区瑶海寄托着合肥人民的期待与梦想,是一代人的“城市之光”。

合肥,曾有一片工厂林立的城区——瑶海区

这里是合肥工业的摇篮

从合肥钢铁厂到安徽纺织厂

从合肥无线电厂到安徽拖拉机厂……

一个个熟悉的厂名

烙印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中

“轰隆,轰隆,轰隆……”

听,远方熟悉的机器声仿佛又响了起来


合钢

这是一片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土地,也是合钢人怀念的峥嵘岁月。小高炉、高炉区、铁轨……铸就了几代老合肥人的工业记忆。高炉区始建于1960年,是其炼铁厂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号高炉、二号高炉、三号高炉、四号高炉及各项附属设施依然存在。

昔日的高炉和铁轨

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变得独一无二

在壮观的钢铁丛林中

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清晰可见

让整个合钢显得粗犷又壮美

石灰窑、老八吨、化铁炉、焦化、炼铁、炼钢、连铸、合钢技校、钢北小土山、耐火地下防空洞。对于合钢人,这些再熟悉不过了!

远远看着纵横的管道

似乎还能看见当年工人们炼钢的样子

听到轰隆的机器声


安徽纺织厂

1965年,安徽省通用机械厂正式建立,1987年,正式搬迁至瑶海区,后合并为合肥纺织机械厂。鼎盛时期的它,厂房一度达到了30000平方米左右。很多老一辈的合肥人在这座工厂中奋斗、追梦,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三十多年的时过境迁

老厂房还还默默地矗立在原地

成为曾经辉煌的记录

见证着瑶海一路走来的发展与成长


合肥无线电二厂

合肥无线电二厂原是上世纪50年代从上海内迁来合肥做模型的小厂。改革开放后,无线电二厂率先引进了日本夏普的黑白电视机散装件,经过组装后投放市场,开始进入电视机行业。

上世纪80年代,很多人甚至要找关系拿票,才能购买到无线电二厂生产的“黄山”牌电视机。生产电视机,给无线电二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电影《你好李焕英》剧照

1987年,无线电二厂销售收入3.4亿元,纯利润达4000多万。当时,合肥无线电二厂是合肥市五大盈利企业和四大高产值企业之一。同时,“黄山”牌电视机也是当时国家十大电视机品牌之一。

合肥拖拉机厂

1956年,合肥手扶拖拉机厂成立了,它一开始是省农机学校的校办工厂,也叫农机三厂。

工厂起初只有几十名工人,一度无法生产,还曾下放到凤阳,1973年才又搬回合肥,随后工厂随着国家工业的兴起逐渐起死回生。1968年,为了加速农业机械化的进程,拖拉机被列为发展之首。

展未来,魅力新瑶海

瑶海区有工业的基因,流淌着工业的血脉,承载了工业的辉煌。这些独家记忆,记录着过去,承续着现在,也连通着未来。

时过境迁,它们没有选择原地等待,而是华丽转身。

曾经引以为豪的老工业区,开始了一场凤凰涅槃般的转型升级!

瑶海区被誉为合肥工业摇篮。过去五年来,该区聚焦转型发展,一方面“去能、减能”,另一方面“赋能、聚能”。瑶海区打造以“中国网谷”为核心的“一谷三基地”产业布局,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区”“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区”称号。与此同时,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市承载能力增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开创了老工业城区转型发展良好态势。

“十三五”期间,瑶海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97亿元、年均增长7.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3%,可谓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合肥市瑶海区将坚决扛起省会城市主城区的责任和担当,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对合肥的新定位新要求,自觉融入合肥争当全省“三地一区”建设“领头雁”的规划部署,拉升标杆,奋勇争先,全力打造老工业区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老城区更新改造示范区,早日成为高质量发展“千亿区”,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更大贡献。

正在建设的郎溪路快速化改造项目北至明皇路南至裕溪路,总投资约30亿元,全长约4.7公里,道路红线宽60米,全段采用高架桥形式,沿线经过大兴镇、龙岗、红光、城东、七里站。项目建设完成后,将进一步完善瑶海区“一环两横两纵”快速路网,构建合肥市重要的南北向城市通道。

合肥轨道交通一号线、二号线、三号线开通,正在建设的四号线、规划建设的六号线也将通过合肥东部城区,瑶海是目前合肥轨道交通最为密集的地方。地铁经济带也逐步在形成。上海路跨南淝河,广德路正在跨越南淝河,龙岗路、大众路也将跟上。长江东路、上海路等67个市级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凤阳东路、戚继光路等113条支路建成通车,“一环两横两纵”快速路网、“五横八纵”主干路网基本成型。

过去五年,瑶海突出生态优先,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实施水质提升、河道整治等水环境治理项目34个,排查市政管网432公里,新建雨污管网24公里,河流水质不断改善。实施绿化“扩面、补缺、提质、创新”工程,完成园林绿化项目66个,新建街头游园、花境130处,新增绿地289万平方米。青年创意田园(一期)建成开放,合肥东部新中心绿意铺展。

很多老一辈的合肥人在合肥纺织机械厂中奋斗、追梦。如今这片土地已然蝶变,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试点区,让这个废旧工厂焕然新生,成为了集工业感和时尚感于一身的长江180艺术街区,既保留了工业文化特色,又植入了创意文化元素,激发了商业活力,人气爆棚。

一期内,不仅有盛大而风格多样的婚礼殿堂,也有惊险刺激的室内攀岩;有智能机器人、陶语手工、星空馆,还有城市阅读空间、工业风主题墙,集创意办公、文创展示、公共阅读等,功能多样。

曾经,瑶海是合肥产业立市的主战场,而今,从产业转型走向产业立区的瑶海正绽放新的光彩。战新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打造“中国网谷”品牌,实施“一谷三基地”产业布局,猪八戒网、泛普科技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落地运营。该区累计登记市场主体11.3万户,年均新增市场主体2.26万户,年均增长27%。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区”“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区”称号。

中国网谷——安徽银通物联有限公司,是瑶海第一家物联网企业,该公司致力于融合支付应用领域的软硬件生产研发,是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的优质服务商。

同样入驻中国网谷的安徽云海量子致力于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融合创新及解决方案,2021年被科技部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司“柔性定位通信技术的矿井物联网安全管理系统”获国务院国资委央企熠星创新创意大赛全国优秀奖。

未来五年,瑶海将着力打造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省级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重大新兴产业基地;

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优化区域融资环境,建成一批包括中国安徽服装原创设计小镇等在内的省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积极引进域外高资质建筑企业,培育支持本地建筑企业做大做强、延链升级,延伸建筑业产业链,打造产值超千亿的建筑业产业集群;

培育工业文明类、时尚艺术类、都市生活类、田园体验类等创意文化产业,打造特色彰显的瑶海创意产业新集群。


在合肥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

培育数字经济 补强产业链条

强化科技支撑 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这是瑶海区新一代产业的规划路径


工业基地瑶海

十里连营 灿烂辉煌

昔日产业中心 经济中心


历经坎坷 风尘仆仆

如今它又满身风雨归来

它是合肥的“工业记忆”

曾辉煌 曾落寞 但也终将新生

有如一粒粒种子 风云流散

历经风雨 终将遍地开花

“产业立区”新征程,“转型发展”新篇章 。瑶海区擎起“产业立区”大旗,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金融商贸业、建筑业、文化创意产业、大健康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加快建设合肥东部新中心、推动全国老工业区转型发展,努力打造基础设施一流、生态环境一流、产业体系一流的合肥东部新中心。

厚积薄发,乘势而上。当下,瑶海区正按照合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打造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示范区、老城区更新改造示范区,早日成为高质量发展千亿区”的新定位新要求,迈向全面转型的时代新征程。

那些在泛黄记忆里闪闪发光的存在

在升级改造中也将继续闪耀!

来源:中共瑶海区委宣传部

供稿:张杰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习近平在安徽考察调研
国务院国资委:整治形式主义 为基层减负
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开始盾构掘进
“海葵一号”登船启运前往珠江口盆地
中国华能云南多能互补基地装机突破3000万千瓦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脑洞大开,中石油与舍得酒业联手制气

三大汽车央企联合组建电池“国家队”,与宁德时代“硬

又一合资公司裁员两千人,日系车企深处紧急关头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