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近日莫高窟一改往日火爆的旅游场景。位于九层楼南侧的130窟围起围栏,正在实施数字化保护工作。130窟开凿于盛唐,窟内佛像高26米,是莫高窟的第二大佛,俗称“南大像”。
“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进步应负的责任。”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敦煌重要指示精神,敦煌研究院坚持以科技保护文物,持续推进“数字敦煌”,在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敦煌石窟文物的基础上,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
“今年我们加大了数字化的工作力度,现在正在做的就是莫高窟第130窟,这是唐代的、也是莫高窟最大的洞窟之一。这个洞窟里面有一尊26米高的弥勒大佛像,而且围绕大佛像的整个洞窟,包括甬道、明窗、顶部、四披,全是壁画。”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部长吴健介绍道。
“我们运用了多种数字化技术去采集,目前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石窟壁画采集工作,现在我们的后期团队也正在紧张的去做拼接处理。接下来我们就要对26米高的大佛像进行三维重建,在当今世界上这样大型的数字化项目中,敦煌这个项目应该也是最大的。所以说任务非常艰巨,但是它的意义非常大。”
为应对莫高窟不可逆转的衰退,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就开始提出“数字敦煌”构想,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实现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和普通文物相比,敦煌石窟壁画和彩塑的数字化面临诸多难题。要将壁画完整地“搬”到电脑里,前期需要采集海量信息,后期数据拼接、整合、存储等系列工作都需要人工手段完成。
据了解,莫高窟130窟的数字化工作今年3月份启动以来,到目前已采集图像十万张,预计年底才能完成前期采集工作。除130窟外,敦煌研究院同步推进的还有瓜州榆林窟的6个洞窟、庆阳北石窟寺的165窟等重点洞窟的数字化工作,即将实施天水麦积山石窟133窟的壁画数字化,同时正在为张掖金塔寺、马蹄寺的石窟数字化提供技术支撑。
“敦煌研究院不仅仅在做莫高窟的事情,而是整个甘肃省乃至全国文化领域的文化遗产单位,我们都在做数字化的支撑。”从事敦煌石窟数字化工作40年的吴健自豪地说:“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莫高窟250个洞窟的数字化工作,雕塑已经做了45身,我们现在数据量达到了300TB这样的海量数据,每年都有10个TB在增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把莫高窟这个文化遗产地的石窟群全部做完。”
近年来,大客流对莫高窟文物保护带来严峻挑战。利用科技手段让敦煌文物“活”起来、“走”出来,成为保护弘扬敦煌文化的必然选择。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数字敦煌”项目已取得丰硕成果,不仅造就了科学、完整、系统的敦煌石窟档案,而且广泛运用到了考古测绘、美术临摹、文物保护、展览展示、文化弘扬等各个领域。2020年疫情期间研发上线的“云游敦煌”小程序,迄今已有近4000万用户通过它线上浏览敦煌。全球共享30个洞窟高清图像的“数字敦煌”资源库,目前点击量已超过1000万人次。
同时,依托文物数字化成果,敦煌研究院还举办“敦煌石窟艺术展”“飞天神韵·莫高精神”等展览38场次,2项展览入选国家文物局主题展览推介项目,“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时期艺术珍品展”获第十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项目“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入围奖”。实施了“窟内文物窟外看”智能化虚拟体验项目,相继推出《敦煌岁时节令》《字在敦煌》《一事一生·一人一窟》等数字媒体品牌,2020年全媒体平台游览量达2.35亿人次,访客覆盖120个国家(地区)。
“通过去年的实践,我们发现线上弘扬的效果非常好,全世界都可以看到。”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说:“今年我们还在继续推进,我们会把一些节目再深化、内容再增加,另外我们跟华为公司合作成立了文化遗产人工智能和数据保护联合创新实验室,专门研究‘窟内文物窟外看’的智能化虚拟体验,将来我们也会把这些数字化的技术比较集中的展示出来,让观众得到更加丰富的体验,也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敦煌艺术的魅力。”
(编辑:于思洋)
凡本网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观察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企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10-68719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