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对无痛分娩在我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用上分娩镇痛(无痛分娩的医学用语)的产妇比例依然非常低,重重因素阻碍着这一医疗手段的推广。
产妇分娩到底有多痛?人们对于这一问题有过很多形容,比如,医学界把疼痛分为十级,也有的分为十二级,但无论是哪一种分法,分娩时的疼痛都是最高级。还有人形容生孩子的疼痛相当于20根骨头同时断裂,令人难以承受。不管是什么样的描述,都是他人的想象,真正承受这一切的,还是产妇本身。
毫无疑问,疼痛是女性生育时面临的一大挑战。关爱准妈妈,就不应对这一问题视而不见。仅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说,也应积极为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而努力。更何况,疼痛不仅是一种感觉,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机体免疫机制等多方面的问题,心理上的焦虑、恐惧等情绪也从不同方面损害着人体健康。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整体分娩镇痛普及率仍然偏低。尽管有82%的人表示愿意选择使用无痛分娩,但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无痛分娩的整体普及率只有30%,仍有近七成女性承受着分娩疼痛。记者调查发现,一名临产妇要顺利打上“无痛”,起码要跨过这几个门槛。
首先是公众认知的误区。很多人仍然担心无痛分娩对新生儿或产妇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一份调查报告显示,36%的人不了解或仅听说过无痛分娩,有21%的受访者认为打无痛会影响胎儿健康和成长发育,还有21%的受访者认为打无痛会给孕妇留下后遗症。由此可见,大众对无痛分娩的误解仍然很深。但事实上,分娩镇痛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医疗技术,其使用的药物浓度及剂量仅是剖宫产麻醉的1/10到1/5,在麻醉专家看来,不但不会伤害胎儿,还对胎儿有保护作用。其次是收费标准不明确。目前,无痛分娩相关费用尚未普遍纳入医保范围,仅在少数地区和医院可以医保结算。一些家庭担心费用过高,又囿于传统观念,认为“生孩子哪有不痛的”,选择拒绝分娩镇痛。此外,专业人士包括麻醉医师和助产士的短缺,也导致无痛分娩难以迅速普及。
一项可以大大减轻女性生育痛苦的成熟的医疗手段,迟迟难以推广,实在令人痛心。近年来,相关部门日益关注到这一问题,先后发布《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致力于扩大分娩镇痛试点,提升分娩镇痛水平,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久前,国家医保局印发《产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分娩镇痛、导乐分娩、亲情陪产等项目单独立项,鼓励医疗机构积极开展分娩镇痛等服务。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产妇有望迎来更加友好的生育环境。
对于大众来说,则应早日摒除偏见,建立起科学认知,避免仅仅因为误解而对无痛分娩技术产生的排斥。
我们之所以关注横在无痛分娩之路上的障碍,就是为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一一解决这些问题,让剧烈疼痛不再是产妇“必须承受之重”。在网络上,不少网友将分娩镇痛称为“人类之光”,那么,就希望这道“光”能更广泛地照亮女性。因为这是生育文明的体现,也是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编辑:王星)
凡本网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观察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企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10-68719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