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晚,歌尔股份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歌尔微电子拟增资扩股引入包括15家外部投资者。这是继比亚迪拆分比亚迪微电子后,又一家上市公司为旗下芯片公司引入外部资本。
歌尔股份的公告显示,本轮投资者向歌尔微电子合计增资21.50亿元,合计取得歌尔微电子增资扩股后10.4075%股权。这被视为Pre-IPO轮融资。去年11月,歌尔股份宣布拟将歌尔微电子分拆上市。
公告显示,在此次增资之前,歌尔微电子仅有3位股东,分别为歌尔股份、歌尔微电子董事长姜龙以及歌尔微电子董事兼总经理宋青林。而在本次交易后,歌尔微电子一举引入了15位投资者。名单包括多家地方国资和中信建投资本、中金启辰、基石资本、建银国际等一众知名投资机构的身影。
歌尔微电子增资后股东名单及持股比例。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公告
歌尔股份并不是第一家拆分芯片子公司的上市公司。2020年4月,比亚迪发布公告称,比亚迪半导体重组完成,积极寻求于适当时机独立上市。一个月后,比亚迪半导体两次融资27亿元,引入了超过30家机构的44名投资主体,市值直线上升到300亿元。
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比亚迪半导体”)原名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简称“比亚迪微电子”),为2004年设立于深圳市的生产型台港澳与境内合资企业,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设计与线宽0.18微米及以下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电子元器件及其相关附件的生产、销售等。
公告显示,参与比亚迪半导体增资的机构包括中金资本、红杉资本、中芯国际、深圳华强、小米科技、上汽投资、北汽产业投资、联想集团等超过30家机构的44名投资主体,成为比亚迪半导体的外部股东。比亚迪半导体的估值也从在两轮融资前的75亿元,直线上升到300亿元。
比亚迪半导体表示,增资款用途将全部用于主营业务,包括补充运营资本、购买资产、雇佣人员和研发,以及投资方认可的其他用途。比亚迪半导体将积极开展与本轮投资者的技术及业务交流,充分利用战略投资者掌握的产业资源,加强比亚迪半导体第三方客户拓展及合作项目储备。
比亚迪半导体第一次增资。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公告
比亚迪半导体第二次增资。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公告
专家解读芯片热
芯片产业的高热度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但其高估值也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对于目前市场上的芯片热,基石资本合伙人、资深半导体专家杨胜君表示,要理性认识半导体产业的投资机会。
杨胜君认为,中国新一代芯片企业的成长机遇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举国体制,包括国产替代,以及科创板与注册制等,近两年已多有提及;二是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应用的涌现,大幅扩大了芯片市场。
具体来说,首先是产业升级大幅提高了芯片使用量。以手机产业为例,手机是目前半导体产业最大的应用领域,过去15年,得益于手机产业的大发展,半导体产业规模由2300多亿美元提高到了约4500亿美元,近乎翻倍。一方面,全球手机出货量已达到10亿级;另一方面,手机性能与功能的提升大幅推高了对芯片数量、性能和面积的需求,并要求芯片实现功能、功耗、性能、成本的全方位优化。更快的运行速度、更好的拍摄效果,都依赖于更多、更好的芯片,同时,芯片还需做好电源控制与功率控制,以平衡手机性能与电池容量的矛盾。
其次,人工智能、5G、IoT、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应用的涌现,开辟了新的芯片市场。新能源汽车是最被看好的应用。新能源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是汽车发展大趋势,其智慧驾驶、动力传动、车身控制、安全系统和娱乐设备等功能,都需要大量高级芯片,充电桩也需要芯片。车的功能越丰富,智慧驾驶技术越进步,对芯片的要求就越高。相比手机,新能源车的体量可能低一个数量级,但单价高出不只一个数量级,因此如果对其增长预测能够如期兑现,它将为半导体产业撑起万亿规模。
杨胜君认为,国内现在正处于半导体产业市场化发展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也就是2000-2013年,伴随着苹果产业链在国内的起步和手机山寨市场的崛起,国内的半导体产业野蛮成长,产业以低端为主;第二阶段,由民间资本为主发展到政府与民间相互配合协同,在国家大基金和科创板设立等的推动下,产业进入升级阶段,创业者背景更加成熟高端,企业从低端模仿向中高端晋级,韦尔股份等千亿龙头诞生,产业并购出现,从单纯的设计到IDM也发展起来等等。
在这个大背景下,投资策略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第一,遵从产业发展规律,以市场的原则去应对芯片全球市场化的特点;第二,尊重硬科技企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坚持长期主义;第三,尊重专业性,谨慎被风口带飞;第四,各参与方要相互尊重和合作,不要吃独食。
具体来说,首先关注的是细分领域的想象力。比如摄像头芯片,它的行业增速非常快,三四年间市场规模从80亿美元增长到160亿美元,2021年大概会到200亿美元;又如滤波器,国产化率比较低,天花板很高,行业成长很快,这些都符合好赛道的判断标准。另外,安防、手机、人工智能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此外,企业的商业化能力也很重要,要能够完成从技术优势到商业化优势的转变。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因为产品最终要在市场上销售,如果做不出商业化的产品,最终技术优势也会丧失。许多企业创始人都是技术出身,只重视做技术,要防止自己陷入片面追求技术的误区。
(编辑:于思洋)
凡本网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观察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企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10-68719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