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神医”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  《国企》杂志       作者:张跃如 李丽娜 陈行      发布时间:2023-10-8 10:25  |  

“电网神医”是怎样炼成的

——记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其林

图片

王其林在500千伏变电站检查设备。摄影/黄海鹏

在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王其林被同事们称为继电保护专业的“最强大脑”,有不少“绝活”。比如,一万多张专业图纸全部铭记于心,四千多套设备信息了然于胸;所管辖的500千伏和220千伏变电站的几十万根二次回路,看一眼电缆线芯编号,就能知道这根电缆的走向和用途;一般人一小时才能查出的故障原因,他五分钟就能解决……

如此“最强”的背后,是王其林20多年如一日,将精力倾注于一根根接线、一道道工序,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付出与坚守。

2019年,王其林荣获“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这是中国技能人才领域最高的政府奖项之一,当年全国央企仅有143人获此荣誉。2021年他当选为深圳市第七届党代会代表,2022年当选广东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2023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上,王其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从普通劳动者到星光熠熠的技能专家,“电网神医”是怎样炼成的?

业精于勤,终成其灵

2002年,王其林从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毕业,来到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从事继电保护设备的运维工作。这是一份重要且有挑战性的工作。说它重要,是因为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时候,首先到场的肯定是继电保护人员。继电保护设备就如人的神经中枢系统,通过成千上万根人体神经一样的电缆线控制着电网安全运行,丝毫不能马虎:“接错一根线,停电一大片。”

说它有挑战性,则是这个专业很难学。不少继保人说,继保专业三年才算出师,五年不敢说精通,就算做了十年也会发现“学无止境”。大三分专业方向的时候,继电保护方向因为课程难、任务重鲜有人问津。当年入党的王其林,主动选择了该方向。

初到岗位,王其林在师傅的带领下进行二次设备检修工作。看着师傅的手在迷宫一般的电缆线之间翻飞,他一头雾水。在满是线路的继电保护室挣扎了几天后,他终于找准机会请教快速定位和识别线路的诀窍。“二次回路图纸就是继电保护线路的说明书,熟悉了图纸,就可以按图索骥。”师傅摊开一张图纸指点他。王其林豁然开朗:错综复杂的二次回路,有了图纸就知道了如何下手。

他废寝忘食地攻克了图纸运用的各类难点,终于能熟稔地完成日常继保工作。随着现场经验的积累,他发现,变电站设备发生故障时,如果熟悉相关设备,就能快速远程指导运行人员进行查看,节省人力物力。

于是,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所有的继电保护图纸装进大脑。

然而,这远非易事。背图纸,往往得在下班以后。图纸不能带离班组,为了回宿舍后能够继续学习,王其林想到把图纸拍成照片。当时,手机镜头只有30万像素,拍出的照片又小又模糊,好几张才能勉强“拼”成一张完整的图纸,看起来非常费力,但王其林乐在其中。

利用三年业余时间,王其林背诵了10000多张继保专业图纸。掌握了秘诀心经的王其林逐渐变成了行走的专业图库。面对千奇百怪的二次缺陷,王其林总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一通电话就能将缺陷快速准确定位。大家遇到不知道怎么办的继电难题,一找王其林马上就“灵”,人送外号“灵哥”。

有一次,某220千伏站发生直流接地紧急缺陷。这种缺陷,查找起来顺利的话要两到三小时,不顺利就要一两天。运行人员给“灵哥”打来电话,他耐心听完,迅速检索了脑中对应站点的二次回路图,建议对方打开某个刀闸机构箱看看是否进水了。

运行人员半信半疑地拉开刀闸机构箱,水“唰”地流下来。随着积水排出和吹风筒烘干,直流接地马上消失了。运行人员一脸服气:“灵哥”真灵!

自主创新,勇破难题

王其林有一个继保梦,想让继电保护设备更加安全可靠,工作更加高效便捷,电网更加安全稳定。他深知,靠现有市场来推进继电保护工作与时俱进,是行不通的,基于现场经验的自主创新才是必由之路。

2018年,深圳电网被选作变电站智能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工程建设的试点,通过引入智能巡检机器人、远程视频终端等智能技术,打造无人化操作变电站。王其林负责维护的某巡维中心成为生产域数字化转型试点班站,是调控一体化改革中的重要一环。

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后,二次设备中硬压板的远方遥控投退悬而难决。王其林带领团队迎难而上。经过半年的探索,多功能继电保护智能压板研制测试成功。其首创符合一键顺控的智能压板,将出口脉冲检测时间缩减90%,人力投入缩减50%,每年产生经济效益约40万元,获第47届国际质量管理小组大会(ICQCC)金奖。

王其林深度参与的二次设备集约运维与风险防控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研究,被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家鉴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成果在深圳中调及各电压等级变电站落地后,提升了二次运维效率,防范了电网风险和二次作业风险,助力深圳客户平均停电时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王其林还参与完成了“城市配网超导输电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工程建设,助力我国首条自主研制的新型超导电缆成功投运,为全球解决高负荷密度区域供电问题提供了深圳样板。此外,他的便携式数模一体高精度继电保护自动测试仪、即插即用型预制控制电缆等多项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为深圳创造了上千万元经济效益。

20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他多次主持科技项目、撰写技术论文,通过创新实打实地解决了很多现场实际问题。

2019年以来,王其林创建的匠心创新工作室完成了30多项科研创新项目,荣获授权专利50多项,有效解决了一批继电保护生产难题。工作室被深圳认定为“深圳市王其林继电保护技能大师工作室”“王其林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坚守初心,乐育新人

继电保护专业的工作很苦,经常是没日没夜地加班,不少年轻人都想逃离。王其林却坚守初心,成为一名继电保护岗位上的“钉子户”。在多次重大保供电工作中,他带头在一线驻站值班,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2018年,王其林看到不少基层班组的班员因为没有晋升渠道而纷纷转岗。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卸任了继保一班班长的职位。他宁肯把他的这个芝麻小官让出来。“让愿意坚守在继电保护专业的年轻人得到更多的锻炼吧。”他说。

不同于一些技术高手性格方面的“高冷”,作为教师家庭长大的孩子,王其林似乎传承了父辈擅长“传道授业解惑”的基因。除了时常敦促自己不断提升外,王其林一直努力做好“传帮带”。他说:“继电保护专业随着这几年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技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想在这个方面能多做一点工作,同时带领更多的人在这方面能够出类拔萃。”

针对年轻的继保工在成长中遇到的共性问题,王其林坚持“干什么、会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研究设计了一套技能提升方案。针对各类员工开展分层阶梯式培训,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培养时间、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考核方式和技能卡片,以快速提升班组员工技能实战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王其林对自己要求很高,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身边的年轻人,从没发过火、红过脸。午餐时,往返食堂的路上,总是不乏年轻的继保工拦着王其林问问题,王其林经常是一边端着餐盘,一边耐心地和年轻人一起探讨。

王其林经常被邀请给年轻员工讲课。他有项让人啧啧称奇的本领,就是徒手推导继电保护公式。“一个公式经常是一写就是一整块白板,他不用看任何资料,徒手写出来,可见基本功的扎实。”毕业于名校的马帅说,“我觉得他比很多大学教授讲课都好。”

2010年至今,王其林编写培训教材20万多字,出版专业书3部;组织开展各种技术实操培训300多次,累计培训人数达3500人次,培养了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共计30多名。

对于未来,王其林有着清晰的规划。他说:“我打算带领团队在数字电网、智能变电站技术方面进行一些创新工作,助力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建设现代化电网接续奋斗!”

(作者张跃如系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变电管理一所助责;李丽娜系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工会部三级拔尖专家;陈行系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新闻中心助责)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中越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交流座谈会在京召开
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亚洲最长最重导管架钢桩完成装船
我国在大漠腹地打出首口万米深井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深度观察|长安汽车冰火两重天

让王健林退位的男人

刘伟平挂帅三峡集团有何深意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