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汽车央企密集调整管理层,释放了什么信号?

来源:  企观国资       作者:牛小欧      发布时间:2024-6-17 11:05  |  

近日,两大汽车央企——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一汽)和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风汽车),在短短三天内相继宣布了新的领导层成员变动。这一变动不仅体现了企业内部管理层的调整,更释放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信号。

单独考核与“一企一策”精准考核的承接

2024年6月13日,中国一汽官方微信发布信息,吴碧磊被任命为党委常委、副总经理。

资料显示,2020年4月24日,原一汽解放完成重组上市,“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一汽解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吴碧磊出任副总经理;2023年4月,吴碧磊升任一汽解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23年10月,吴碧磊升任一汽解放党委书记、董事长。担任一汽解放董事长期间,吴碧磊大力推动管理变革,践行“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发展蓝图,推动一汽解放加速向绿色智能交通运输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

中国一汽再度从商用车领域选拔出集团副总经理,这一举措标志着一汽对商用车领域的重视和认可。同时,这也凸显了在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长春诞生的首个汽车品牌“解放”对于一汽而言根基深厚,其历史地位与影响力均不容忽视。同时,吴碧磊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深厚的积累与出色的业绩亦成为其履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2020年至2023年,一汽解放新能源产品的销量实现了显著的增长,从最初的0.19万辆增长至0.72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55.2%,显示出强劲的市场增长势头。与此同时,一汽解放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也同样抢眼,连续四年的销量复合增长率达到93.6%,且连续三年超越了行业整体的增长速度,展现了强大的海外竞争力和市场拓展能力。上市四年来,一汽解放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336亿元,净利润超78亿元。2023年,一汽解放销量24.17万辆,同比增长42.1%。2024年1月份至4月份,一汽解放延续了2023年增长态势,累计销量10.97万辆,同比增长38.1%。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自2023年8月31日邱现东接任一汽董事长以来,吴碧磊已成为第五位从一汽内部提拔至集团领导层的成员,这进一步彰显了一汽内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坚定决心。经此任命,中国一汽的领导班子已经有7名成员,分别为:党委书记、董事长邱现东;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亦功;党委副书记、董事王国强;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雷平;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方世力;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梁贵友;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吴碧磊。

就在中国一汽领导成员新任命发布的两天前,东风汽车6月11日也更新了领导成员信息,刘艳红和彭原璞分别出任董事、党委副书记和副总经理、党委常委。

这两位新任领导成员同样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深厚的背景。刘艳红此前任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彭原璞此前为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人选。

随着刘艳红和彭原璞的加入,东风汽车领导班子经历了“四进一出”的变动并进行了重新洗牌,最终形成了以杨青为董事长、周治平为总经理的九人全新领导团队格局。这一变动预示着东风汽车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一汽与东风汽车这两大汽车央企近期领导层的频繁变动与国务院国资委近期对央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密切相连。在今年3月后,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关于明确央企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声音频频传来,针对三家汽车央企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提出了专项考核方案。这一方案的提出,旨在通过精准考核,推动央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对三家汽车央企考核的调整,将消除制约央企新能源汽车业务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摆脱传统利润考核的束缚。以企业新能源汽车技术、市场占有率、未来发展为主要评价指标,为央企集团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少的顾虑,从而加速其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发展和布局。

单独考核专项方案的实施,与国资委此前提出的“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政策有着紧密的承接关系。通过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考核指标和激励措施,可以更好地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央企新能源汽车业务单独考核,可以说是“一企一策”精准考核的一个样板。这一考核模式不仅有助于企业更加明确地了解自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势和不足,还能够根据考核结果制定更加精准的发展战略,这将极大地促进央企在新能源领域的转型升级,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全新领导班子的动能与战略调整

如何在稳定合资板块的同时,加速企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成为摆在两家央企面前的共同课题。目前,中国一汽与东风公司均站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前沿阵地。东风公司凭借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中国一汽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积极布局,不断推出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东风汽车深入实施“东方风起”计划,加快推进“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自去年8月起,东风公司积极开展了一系列重大战略行动,实施科技创新“跃迁行动”、新能源“跃动工程”商用车“跃升工程”,等一系列战略部署,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东风汽车的新能源汽车矩阵上也更为清晰。东风风神品牌致力于深耕主流乘用车市场,积极推进从燃油车向高效节能车的转型;同时,东风eπ品牌明确自身定位,作为面向主流市场的电动化品牌,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不仅如此,东风纳米品牌专注于小型细分市场,以纯电驱动为核心,填补了东风汽车在小型纯电车领域的市场空白。而在品牌的高端探索上,岚图品牌和猛士品牌则成为主力军。

去年,中国一汽再次发布“531”规划纲要暨新三年任期目标,确定了“1169”战略规划架构。包括1个定位、1个目标、6大业务以及9大重点任务。同时,还发布了集团公司新三年任期考核激励方案,明确“1343”任期绩效管理框架,大力推行产品项目CEO制责任到人。

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邱现东明确提出要加快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步伐,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力和品牌影响力。邱现东对于中国一汽面向新能源转型的定调是:“现在我们的投资策略是‘两个全部,一个停止’,‘两个全部’是指技术创新投入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车,新增产能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个停止’是指停止传统燃油车技术和产能的新增投入。”

近段时间里,中国一汽在新能源领域更是动作频频。5月17日,中国一汽盐城分公司也正式投产。据规划,今年年底,中国一汽盐城分公司将陆续投入和改造30条生产线,达到年产10万辆水平,2025年年底产能将突破15万辆大关;5月21日,中国一汽牵手蔚来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电池技术标准、可充可换电池车型研发、电池资产管理及运营、充换电补能生态服务网络建设及运营、电池产业采购与配套等方面开展深度战略合作……

随着两大汽车央企转型升级战略逐渐驶入深水区,成绩开始显现。

2024年一季度,中国一汽产销量、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正增长,新能源汽车销量及自主品牌海外出口销量增速全部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实现首季“开门红”。1—3月,中国一汽整车销量74.3万辆、同比增长9.5%,自主品牌整车销量20.8万辆、同比增长46.1%,红旗品牌整车销量10.03万辆、同比增长64.3%,出口销量2.68万辆、同比增长79%。

今年1—5月,东风公司累计销量为104.28万辆,同比增长约19.9%。其中,东风汽车新能源汽车销售29.9万辆,同比增长近118%,自主品牌汽车销量达到54.5万辆,同比增长45.5%。

有了战略的加持,两大汽车央企也公布了全新战略目标。东风汽车宣布,2024年将力争达到320万辆销量。未来三年,东风公司将投入超600亿元,推出包含30款新能源乘用车和14款新能源商用车,实现自主乘用车主力品牌全新车型100%电动化;中国一汽表示,2024年,集团公司必达销量347万辆、营业收入6360.3亿元的目标、自主销量目标必达90万辆,力争迈上100万辆大台阶、新能源汽车销量必达50万辆。

相信新领导班子的加入将为两大汽车央企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有助于推动公司在技术创新、产业布局、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在当前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能源汽车快速崛起的背景下,两大汽车央企需要加快步伐,适应市场变化,推动自身转型升级,在新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两大企业将进一步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和研发力度。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品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企业还将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形成更加紧密的产业链生态圈,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在战略方面,中国一汽与东风汽车将坚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不动摇,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升级、拓展市场份额等方式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这两大汽车央企还将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以适应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变化和发展趋势。

(本文为企业观察报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编辑部)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习近平在山东考察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先进职工和优秀青年座谈会
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开始盾构掘进
“海葵一号”登船启运前往珠江口盆地
中国华能云南多能互补基地装机突破3000万千瓦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召开
融媒体更多

岚图能否开启东风汽车新霸图

车企大佬争当直播网红,重写“英雄谱”还是空做“邯郸

告别至暗时刻,东风汽车新领导层急速“换档”

时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