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推进、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明确指出,今年内要确保完成70%以上的主体任务。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智集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为满足大批外资企业进入中国而产生的新的用工需求而创立的新型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以人力资源服务为核心主业的中央企业。可以说,改革开放对于中智集团意义非凡。深化改革一直是中智人持续践行的企业发展理念。近五年来,集团将持续深化改革任务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旗下两家“双百企业”专项考核获评“双优秀”,入选“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科改示范”企业。集团荣获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考核A级,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研究和实践中继续迈出稳健步伐。
配良才
善用“改革促进派”
“把那些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激励干部勇挑重担。”习近平总书记把这类人称为“改革促进派”,并鼓励干部人才争当“改革促进派”。正如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所言:“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改革促进派是既口能言又身能行的“国宝”。深化国企改革,需要让“改革促进派”脱颖而出、担当重任。
发布人才战略,规划未来人才蓝图。作为中智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发布了第一部人才规划——《中智集团“十四五”人才规划纲要》,根据纲要中指出的“344”人才战略目标,分别在“人力资源服务业务、科技创新与智力开发业务、产业投资和运营管理业务”3个板块实施差异化人才发展策略。通过完善“人才招聘与配置、培养与开发、考核与评价、激励与保障”4个体系建设,统筹推进经营管理人才、业务发展人才、数字化创新人才、专业职能管理人才4支人才队伍建设。到2025年底,实现人才质量和结构持续改善、人才效能和竞争力大幅提升,人才市场化机制深化落地,为集团改革发展提供组织、人才和机制保障。
开展人才盘点,优化变革人才资源。针对集团青年人数占总员工数三分之二的特点,开展储备青年人才盘点工作,对二、三级企业年轻干部情况进行“穿透式”摸排调研,构建立体式干部选拔储备,指导后续人才调配、选拔任用和培养发展。着重选拔“有担当”“有能力”“有智慧”“有底线”“有情怀”的“五有”改革促进派。具体表现为:“有担当”,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敢于直面问题,既有革故鼎新的使命感又有打基础利长远的责任心;“有能力”,能开创新局面、登上新台阶,能做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实实在在的业绩;“有智慧”,在没有现存可借鉴改革经验的条件下具有创新的能力;有鉴别力,能洞悉未来发展趋向,是群众实践的引领者,积极支持各种新事物,又善于把这些新事物引领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有底线”,在改革的过程中不触党纪红线、不破道德底线、不碰法律高压线,干净做人、清白做事;“有情怀”,精神上有追求、道德上能坚守、思想上不迷惘,有家国情怀,有企业承诺,有人文关怀。
构建市场化机制,激发人才流动与竞争。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重要抓手,推动人才市场化机制深化落地。“十四五”期间,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加快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健全市场化招聘制度,大力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制度;建立完善的人才发展职级体系,明晰各类人才职业发展路径;构建分类分级、丰富多样的人才培养开发体系;健全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市场化分配制度,灵活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通过制定政策、创新机制、改善环境、提供服务,激发各层次、各职能“改革促进派”人才队伍创新活力。
强组织
构建“价值型”集团总部
集团总部是国有企业集团的首脑和中枢,是企业的决策中心和调控中心。其职能定位的准确与否和价值高低关系到集团整体优势的发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虽然国企总部去机关化的行动已启动五年有余,但时至今日,总部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旧是多数企业自查和整改的重点之一,部分国有企业集团总部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机构臃肿、部门职能交叉等问题。
深挖原因,立行立改。国有企业总部为何会呈现出机关化、行政化的问题?这要溯源到国有企业的形成过程。国企的形成途径主要有三:一从计划经济时代原行业主管部门演变而来;二在现有众多企业上,以行政方式成立新的集团公司;三通过并购等方式形成集团公司。国企管理者视总部为行政管理和风险规避者,使多数国有企业带有机关化、行政化基因。开展“总部机关化”问题整改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实施综合治理,注重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关于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的要求相结合,注重与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有机融入日常工作相结合,既要做到立行立改又要建立长效的监督反馈机制。
大刀阔斧,精简重组。中智集团总部改革调整工作的首轮举措是聚焦机构设置不科学、人员配置不合理等问题,调整优化总部组织结构,高质量打造精干高效总部。总部组织机构实行大部制改革,对原有24个部门按照职能相近原则重新调整精简至11个。调整后,部门内增设处室,并在保持精干高效的前提下合理增加编制,下设处室23个。总部机构改革五年来,部门履职更加顺畅高效,人员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各项工作面貌焕然一新。
转变作风,价值创造。集团党委认真正视问题,要求总部全体干部员工自觉对照“七个有没有”(有没有抱残守缺的思想和行为、有没有好人主义的思想和行为、有没有骄傲自满的情绪和行为、有没有团团伙伙的思想和行为、有没有斗志衰退的思想和行为、有没有不善于斗争的问题、有没有慵懒散漫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深入系统地剖析,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自我革命的精神进行检视改进,着力做到“五个坚持”(坚持严字在前,切实提高工作标准;坚持突出做实,切实力戒形式主义;坚持担当作为,切实抓好改革攻坚;坚持稳中求快,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坚持维护团结,切实营造良好生态),实现作风建设新转变,全力打造风清气正、实干担当的组织队伍,推动从“机关型总部”向“服务型总部”和“价值型总部”转变。
定人心
打造“上下同欲”的文化引领
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是要定人心,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切实保证“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而定心维稳的关键,在于用企业文化立心塑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企员工思想呈现多元化新特征,深化改革提升行动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对员工的思想动态进行约束,让员工认识到企业发展终极目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
上下同欲,党建统领文化强企建设。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中央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在原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中智阳光文化”价值引领,着力打造党建统领文化强企建设。阳光文化坚决落实企业新的战略目标六点要求:扛起央企责任、唤醒忧患意识、激活管控职能、完善体制机制、切实落实执行、强化改革创新。弘扬“中智阳光”文化精神,是在深化提升行动中坚定改革信念、加强文化自信、辩证分析形势、明确工作任务;是在厚植行业“国家队”优势上提速加力,着力强化“人才报国”服务功能,强化“就业优先”服务功能,积极主动识变求变应变。
变中求新,以思想“破冰”促行动“突围”。将集团原有“自信、专业、创新、融合”四个文化主题词赋予新内涵。一是自信。中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过程是自信不断坚定和充盈的过程,坚定自信是集团持续健康发展的“压舱石”。二是专业。“强专业,重实干、抓落实”是中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要条件,是中智人工作的“主旋律”和最强音。三是创新。改革开放46年来,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集团不止步于过去的成绩,将创新作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的“先锋队”。四是融合。干部员工管理融合,业务融合,精气神融合,一心向聚,一心向上,一心向正。融合是中智持续前行的“定心丸”。
固化于制,反哺人才培养与管理提升。企业文化固化于制,就是用制度机制来反映和巩固文化理念和改革成果。集团逐年滚动更新《规章制度汇编》和《党建制度文件汇编》,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经营管理层规范有效地运作与制衡;建立公司治理与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人事与激励约束机制,变“相马”为“赛马”,构建公平、公正、透明的人才“赛道”,使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坚持思想要解放、论证要科学、规矩要守住,用心用情开展工会“五心工程”,营造良好氛围,着力打造具有“人情味”的温暖企业,不断提升员工的幸福感、获得感,在企业转型时期引领干部员工上下同心共克时艰,激活管理提升新引擎。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 |《国企》杂志9月上半月刊
(编辑:王星)
凡本网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观察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企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10-68719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