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全部回归A股后,“三桶油”也将齐聚A股市场。
近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00883.HK)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申请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预计公开发行不超过26亿股A股股份,募资金额约350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圭亚那Payara油田、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陵水17-2气田等海内外油气田的开发建设。
2001年、2007年中石化、中石油相继在A股上市后,中海油亦将回归A股。
已同时在港股和美股上市的中海油,为何会在此时选择回A?
连遭美国“制裁”
业内人士认为,中美经贸摩擦加速了中海油的回归。
自去年底以来,中海油遭受到美国的接连制裁。去年12月,美国国防部将包括中海油在内的多家中国企业列入“中国军方拥有或控制黑名单”,称这份清单“凸显并反制中国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在此之前,特朗普政府签发了一项行政命令,试图禁止美国投资者购买“黑名单”上企业的股票。
今年2月,纽约证券交易所决定,将根据特朗普签署的相关行政令,开启针对中海油的正式摘牌程序。
随后,中海油发布公告称,对纽约证交所的上述决定和行动表示遗憾,将继续密切跟踪此事件的相关进展,未来将根据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及适用法律按需要适时进一步发出公告。
在8月19日举行的中海油202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海油首席执行官徐可强表示,美国制裁目前对该公司业务没有实质影响,对股价的影响也已基本消化。中海油已经申请行政复议延续至9月初,希望美国政府能取消这种无理由的制裁。
值得注意的是,徐可强也在这次业绩发布会上表达了“回A股”的愿望。“中海油是红筹股,目前回到A股上市仍有政策限制。我们将会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如果政策上有条件,将会努力实现回A愿望。”徐可强说。
一个月后,中海油看到了政策变化。9月17日,中国证监会出台了《关于扩大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试点范围的公告》,这被外界视为监管部门对中海油回A股之路开启的绿灯。
股价长期低迷
事实上,过去10年,中海油在港股和美股里的日子过的并不如意。
某券商机构港股基金经理对外界说,过去10年中海油的股价表现没有达到预期,主要原因是页岩革命后,美国成为一个新供应者,一旦油价上涨供应就会明显增加,这使得国际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
中海油是中国最大的海上原油及天然气生产商,亦为全球最大的独立油气勘探及生产集团之一。观察中海油的业务结构可以看到,其主营业务集中在油气开采的上游,包括常规油气业务、页岩油气业务、油砂业务和其他非常规油气业务。
对比之下,中石化、中石油都是石油上下游产业一体化的集团公司,中石化产业链结构偏下游、中石油偏上游,但其油气资源均为陆上油气田。中海油则是石油产业链独立的上游公司,主要油气资源在海上。
不同于主要业务集中在中下游的石油公司,中海油的上述业务结构特点决定了其业绩对国际原油价格特别敏感。
过去10年中海油的股价低迷与国际油价波动直接相关,在平均油价较低的2020年和2016年,中海油的业绩都不理想,全年收入均是在1500亿元左右,2016年净利润仅6.37亿元,周期性表现明显。
2021年上半年 ,受益于国际油价回升,叠加克服大宗商品涨价等因素,中海油业绩表现较为亮眼: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02.33亿元,同比增47.8%,实现净利润333.3亿元,同比增长221%。
但与今年上半年中石油1.2万亿元、中石化1.26万亿元的营收规模相比,中海油体量较小。
迎接“双碳”政策风口
中海油表示,此次“回A”将使公司在维持国际发展战略的同时,有助于提升公司形象、更好地满足公司资本支出的需求、拓宽融资渠道、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
在多位能源行业人士看来,中海油在此时回归A股,除了A股市场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外,赶上“双碳”政策风口,无疑更加有利于中海油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实现其业绩与股价起飞。
目前,中石油、中石化都在加速推进新能源业务发展,除了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业务之外,跟随“双碳”要求,中海油也开始起步发展新能源业务,在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的同时,陆上光伏和陆上风电是中海油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公司将在下半年持续推动油气增储上产,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低碳发展步伐,大力推动新能源业务与油气业务的协同发展。”中海油表示。
有券商机构指出,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中海油或许是一个较为优质的资产配置选择。以发行26亿A股筹资350亿元计算,中海油A股发行价将在13.5元左右。
今年8月,同样被美国列入“黑名单”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几乎同时回归A股市场。中海油启动回A程序,也引发了外媒高度关注。彭博社报道称,此举为中海油打开了一个新的市场,减轻了从纽交所退市的影响;《华尔街日报》则分析称,这反映了一个趋势——从更广泛的角度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在A股上市。
(图片来源:中海油官网)
(编辑:于思洋)
凡本网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观察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企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10-68719660。